作者:丸子 更新时间:2023-02-24 17:49:02
复习以大纲为准,尽量不要看辅导书
我对比了下某辅导机构的串讲材料,比人大的串讲范围更广,好多人大老师建议“看看就行不用背”的,对方还要求背诵,这无形中加大了复习量。
也可以理解,辅导机构为了所谓的押题率,会说这个知识点考了,我们讲到了呀!
把整本大纲都讲一遍,覆盖那么全,这也叫押题?
我在人大串讲的基础上,分析历年真题和出题规律,进一步缩小范围进行押题,后面越背越轻松。
押题是在已经粗略复习过的基础上而不是只看押题的部分
历年真题还是有必要买一本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
投入精力≠投入时间
当然大部分人没有这个精力和毅力,如果目标仅仅是通过考试而不是追求高分(95+),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即可,下面是我复习时候的进度记录。
2019 年 4 月之前,我挺早就开始复习了,但是拖拖拉拉的只看了大纲《管理学原理》部分。直到清明节假期,才觉得需要正式开始复习了,否则后面来不及。
这期间还包括整理历年真题考点、押题等工作,如果不是学委的话,这部分不需要做。
即使是押题,考虑到有些同学连精读都没做完,也不建议大规模传播押题信息。
最好是学习小组内三两个人押题即可,防止对其他同学造成误导,以为光背押题就行了。
坚持到最后
一 精读大纲
1. 复习资料
国考大纲、精讲视频
2. 建议耗时
120 小时以上
3. 建议开始时间
尽量早,最晚考试之前一个半月也就是 4 月份清明节左右也要开始了。
4. 复习方法
5. 复习目标
为选择题和串讲做准备
看到题目能反应过来这是哪一科哪一章的内容
6. 注意事项
如果距离考试还有两周的时间你还没开始看大纲可以跳过这一阶段直接看串讲或者精简版大纲了。
7. 丸子有话说
去年 10 月考完题库考,迷迷糊糊的就过了,但是直到看完了一遍大纲看完了视频,我才真正的建立起知识框架。
复习题库考的时候经常遇到分不清知识点到底是那一科的问题,特别容易背串,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能早点看这个视频就好了。
强烈推荐要参加 2019 年秋季题库考的同学看这套视频,虽然老师讲的没有人大老师好,但很适合用来打基础。
大纲自己看很难看懂,尤其是战略。
另外就是今年秋季题库考一定要报四门,后面还有很多随堂考(必修 8 门)和国考等着你们。题库考和国考复习方向差别很大,如果一起复习,痛苦不只是 1+1,而是 N 次方。
二 人大串讲
1. 复习资料
串讲四门材料、历年真题
历年主观题考点整理
2. 建议开始时间
考试前两到三周
3. 复习方法
一般人大串讲都是 5 月初才开始,既然学校这么安排了就说明剩下的时间绝对够,所以不用焦虑。
只要大纲不变,重点范围变化也不大。
17 企管 C 班于雷学长总结的大纲重点文档几乎涵盖了串讲重点,精读完成后可以看这个文档进行复习。
4. 复习目标
案例题因为有题干提示算是比较简单的,论述和简答其实有点不分彼此,多个简答捏到一块就是个论述,简答题比较喜欢出那种 7 点的考点,大概是好给答题点配分。
弄明白今年哪个科目考案例、财务计算最近三年考了什么知识点(三年之内考题不重复),今年又该考啥了。
好好读一读人大串讲老师给的答题技巧。
5. 注意事项
2011 年大纲改版,在这之前的真题会有一些在最新版大纲上找不到了很正常。
2011 年之前老师出题的规律不太稳定,这之后就有规律多了。
2018 年出题较偏,2019 年几乎都在重点章节范围内,所以大家成绩都还不错,只要是通过考试的基本都在 80 分以上,目前已知最高成绩是 18 企管 A 班陈茜同学,综合 99 分。
6. 丸子有话说
说了那么多,只想说一点,人大串讲真的特别特别有用。
但是呢,参加这个课程的机会只给推荐和被推荐的学员,如果你还没有这个推荐奖励(有的同学有机会但是平台没更新),在明年 4 月之前拉个人加入人大商学院吧哈哈哈~
三 考点冲刺
复习材料
人大串讲、历年真题、真题考点总结
建议开始时间
考试前一周
复习方法
筛选考点做预测,记住一点,三年之内考过的题不会重复出题,根据这个原则删掉一些不需要重点复习的章节,有所舍弃。
再看看哪一科老师喜欢从历年真题中出题,哪一科从来没有重复出题,再删掉部分知识点。
四 考前巩固
考试当天一般考试上午考完英语,到下午考试之前还有至少 3 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我选择把每科大纲目录看一遍。
实践证明,不管是题库考还是国考,考前三小时的复习效率最高哈哈哈。
下面以财务管理为例讲一下如何押题,为啥选财务呢,因为财务本来考点就少呀,而且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一门,没有之一!
首先我把财务管理的名词解释在人大串讲的基础上删到了 8 个,见下图。原则是把之前考过的删了,剩下的看着答案比较齐整不长不短的。
2019 年国考财务名词解释:财务杠杆
财务简答题首先排除了很容易考的那道股利政策,因为 2018 年刚刚考过,看了下历年真题除了这个题其他的基本不重复,然后我又把历年真题删了,最后串讲和王平老师上课画的简答考点被我删到只剩下 6 个,见下图。
2019 年国考财务简答题: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根据分析历年财务计算题,结合王平老师说的财务计算其实只有 4 个知识点,人大串讲老师说今年考净现值的几率较大,但为了保险起见,我把其他三个计算题也都看了,并且每隔三天做一道真题来巩固,考试前一天默写了公式。
2019 年计算真题:净现值
出题规律
个人猜测,仅供参考
按科目
企业战略
出题规律
主观题尤其是名词解释几乎不重复出题
重点章节
4-1, 4-2, 5-4, 6
注意事项
如果出
市场营销
出题规律
选择题偶尔重复出题,大题偶尔重复出题,大纲课后思考题容易出原题。
重点章:6/9
次重点章:4/2/8
非重点章:1/7
不用看:3
注意事项
管理学原理
出题规律
重点章节
管理学的特点是考点特别多,如果正常出题的话就是按照串讲老师说的,
重点章:6 > 2 > 1 > 8
次重点章:9 > 4 > 7
非重点章:10 > 11 > 3 > 5
投入产出比
财务 > 战略 > 营销 > 管理学
这个是按照复习材料多少还有得分难易程度来排的,营销和管理学都属于出题点比较多的学科。
按题型
其实整体来说,不考虑学科的话国考出题也是有规律的,比如名词解释会考那些说的比较清楚,概念清晰的,字数太多或者太少的都不会考。
简答题
好像比较喜欢考答案有 3/4/7 条的题目,原因嘛前面已经说过了。
论述
出没什么明显的规律,可以参照简答。有的时候特别小的一个点也可以拿来出论述,2019 年考的稍微正常一点,但是也挺意外的,考的是组织结构整章的内容,就有点不知如何下笔。
不过不管是简答还是论述,首先看到题,你得先弄明白老师考的是哪部分哪一章内容,如果定位错了那就凉凉了。
案例
其实出了那么多年了,看看历年真题也就知道出题范围了,不管是营销还是战略,能出案例的考点有限,可以重点复习历年真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案例每年不是战略就是营销,基本上是一年一科换着来,2019 年是战略,明年 99% 的可能性是营销,当然不排除换出题老师的情况哈。
相对来说,考案例会比论述简单,原因前面也说过了。
计算题
好像是一年投资一年筹资这么出的,净现值 2019 考过了大概三年以内不会再考,其实财务计算静下心来弄明白了一点也不难,就是加减乘除而已啊!难就难在很多同学抱有畏惧心理根本看不下去。
财务只要把时间轴整明白都不是事儿。
单选
财务会考简单的计算比如求个现值啦求个风险啦这种出计算题吧不值当的,名词解释没机会,简答就更别说啦,也只能出单选了。
多选
参照简答,条目太多的也不会出,难度太高了才两分不科学。
得分难度
计算 < 简答 < 论述 < 单选 < 名词解释 < 多选
这个是按照复习范围来说的,选择题出题面非常之广,想要都复习到了很难,多选又有迷惑选项。名词解释复习量大题少分数少,简答和论述复习范围小一点但是有的科目比如管理学也是几十道考点啊,计算题上面说过了,范围很小的。
能认真看到最后的学委们,强烈建议阅读另外一篇《学委必备生存技能》。
另外就是请记住你们来上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学习知识、通过考试、拿到学位,不要顾此失彼、本末倒置。
自己一定要好好复习,别到最后光为大家服务自己考试没过,那就太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