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丸子 更新时间:2023-03-10 13:16:40
人大商学院 | 对外经贸国际商学院 | 人大财金学院 | |||||||
参加答辩 | 答辩通过 | 占比 | 参加答辩 | 答辩通过 | 占比 | 参加答辩 | 答辩通过 | 占比 | |
2016 年 | 844 | 808 | 0.957 | 162 | |||||
2017 年 | 755 | 716 | 0.948 | 199 | 192 | 183 | 95.31% | ||
2018 年 | 676 | 618 | 0.914 | 130 | 336 | 317 | 94.35% | ||
2019 年 | 851 | 770 | 0.905 | 144 | 416 | 382 | 91.83% | ||
2020 年 | 871 | 833 | 0.956 | 215 | 310 | 275 | 88.71% | ||
2021 年 | 682 | 673 | 0.987 | 255 | 254 | 0.996 | 56 | 49 | 87.50% |
2022 年 | 933 | 915 | 0.981 | 274 | 272 | 0.993 | 343 | 283 | 82.51% |
平均值 | 802 | 762 | 95.0% | 265 | 197 | 99.5% | 276 | 248 | 90.0% |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
从公告内容可以看出,财政金融学院还是比较重视同等学力(现在改名叫研修班了),每年都会公布再不答辩就要过期的名单。
2021 年不知道为啥只有 4 月答辩的通知,11 月完全没有,不知道是没有组织还是咋地。
2022 年原汉青学院的同等学力(不到 90 个)也并入了财政金融学院,所以 2022 年数据又变高了。
整体来说平均每年毕业人数在两三百,和人大其他学院相比,算是高的。
但和人大商学院对比,差了好几倍。
下面是和人大商学院、对外经贸国际商学院同等学力毕业人数对比的趋势图。
可以看到,人大商学院每年毕业的人数远超人大财金和对外经贸。
当然金融肯定比工商管理难度高,再加上商学院包含营销、管理、战略、财务金融、会计、项目多个专业方向,面向的受众更广。
2018 年写论文的人,尤其是下半年,正好遇到了翟天临事件,当时不管是人大商学院还是对外经贸,毕业率都下滑挺明显的。
人大财金学院居然不降反升,也挺奇特的。
学院 | 人大商学院 |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 | ||||
年份 | 同等学力 | 全院硕士人数 | 占比 | 同等学力 | 全院硕士人数 | 占比 |
2016 年 | 808 | |||||
2017 年 | 716 | 1594 | 44.92% | 183 | 568 | 32.22% |
2018 年 | 618 | 1547 | 39.95% | 317 | 838 | 37.83% |
2019 年 | 770 | 1605 | 47.98% | 382 | 702 | 54.42% |
2020 年 | 833 | 1677 | 49.67% | 275 | 653 | 42.11% |
2021 年 | 673 | 1390 | 48.42% | 49 | 606 | 8.09% |
2022 年 | 915 | 1220 | 75.00% | 283 | 687 | 41.19% |
不管是人大商学院还是财政金融学院,每年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获得人数占全院硕士人数的 40% 上下,当然商学院普遍在 45% 左右,而财政金融学院有时候甚至不到 40%。
这里要说明的是,由于目前下半年 11 月答辩的论文尚未录入系统,所以全院硕士人数其实比实际偏低,所以导致 2022 年的占比看着是高了的。
数据来源:
人大硕博论文系统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官网
人大商学院同等学力公众号
对外经贸研究生院官网公示文件